曝光两个月的“地下”导游协会一案终于初露曙光。
在25日举行的清远旅游产业发展会议上,江凌市长怒批“9.9元一天游”等清远旅游乱象和相关监管部门的“集体失声”。江凌要求旅游部门郑重调查地下导游协会一案,并希望各个相关部门做好监管,不能熟视无睹。
此次地下导游协会一案,业内人士普遍认为,如果政府果断行动,打掉源头,梁远军案或将成为改变清远旅游生态的标志性事件。可遗憾的是,作为行业主管部门的清远市旅游局,却奉行了“沉默是金”的原则,面对媒体和公众的质疑,玩起了“躲猫猫”,对调查结果及处理意见一拖再拖,直至江陵市长在会议上点名批评。
政府职能部门因为粗暴对待媒体而成了新闻的“主角”。或许有的公务人员觉得冤枉,我并没有粗暴对待媒体啊,没有打,也没有骂。殊不知,面对媒体监督,摆官架子,爱理不理,这正是一种“冷暴力”。全国上上下下都呼吁公务人员善待媒体、善用媒体,但无奈的是,现实生活中仍有这种粗暴对待媒体的事件发生。
我们不难发现,清远的一些职能部门或公务人员一旦遇到对他们不利的舆论监督,就想用“捂”、“瞒”、“拖”的方式应对过去。而当这些方法失效时,他们往往会恼羞成怒。这不仅说明他们在对待媒体方面需要补课,更说明他们的执政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。
信息化和全媒体时代的到来,要求我们的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要学会善待、善用媒体,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重视媒体的监督作用。
具体来说就是政府部门要善于借助媒体发现问题、改进工作。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应把媒体监督当作一面“镜子”,鼓励媒体从针砭时弊、弘扬正气、解决问题、改进工作出发,对“庸懒散软”,对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等进行揭露和抨击。通过媒体监督,推动问题的解决,促进工作的改善。
新闻媒体是联系政府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,承担着传递政策、信息和沟通民意的职责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公民意识的提升,靠“捂”和“瞒”已经挡不住信息的传播,而粗暴对待媒体更会像照镜子一样,把个别公务人员的无知暴露得一览无遗。
重视媒体监督是一种政治责任,因为媒体的监督往往反映了最广大群众的真实声音和利益诉求。公务人员坦诚、认真地对待媒体,就是对群众知情权、监督权等公民权利的尊重。对媒体的粗暴对待,实际就是对群众的粗暴对待,会降低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公信力。
媒体监督并不是“找麻烦”,而是为了揭露问题和不足,更好地促进工作。公务人员面对舆论监督,要以公心而不是私心来应对,面对被舆论关注的不足和失误,应及时改正并加以说明。可以说,面对舆论监督的态度,也体现了公务人员对待自己工作和自身责任的态度。
“现在的心情犹如喝了蜜一样”,江凌市长刚刚讲完话,就有旅游界朋友发来短信表达感受。我们在为清远市主要领导开明的作风叫好的同时,也希望清远旅游业能以此次旅游产业发展会议为契机,以解决媒体和公众关心的事件为突破口,实现质的飞跃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