尽管海南离岛免税政策给中国游客购物带来了极大便利,但消费者对额度、免税品种类仍颇有微辞。10月24日离岛免税政策的放宽,对这些群体无异于雪中送炭。
海南是世界上继日本冲绳岛、韩国济州岛和马祖、金门之后,第四个实施离岛免税政策的区域。此前,游客普遍认为5000元免税额度偏低,很难满足消费者购买高档商品的需求,而且商品存在“品种少”“数量少”的问题。海口机场免税店相关负责人也表示,此前的离岛免税政策有四个限制,限品种、限数量、限次数、限额度。
国家财政部24日发布公告称,为进一步发挥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效果,支持海南加快国际旅游岛建设,国务院决定调整完善离岛免税政策部分内容。
公告称,将政策适用对象的年龄条件调整为年满16周岁。增加美容及保健器材、餐具及厨房用品、玩具(含童车)等3类免税商品品种。调整后,免税商品品种扩大至21种,其中国家规定不符合民航安全要求、禁止进口以及20种不予减免税的商品除外。
公告称,将离岛旅客每人每次免税购物限额调整为人民币8000元,即单价8000元以内(含8000元)的免税商品,每人每次累计购买金额不得超过8000元,同时适当提高购买免税商品数量范围。
此外,免税限额中如有剩余(或未使用),旅客可在购买1件单价8000元以上商品时调剂使用,相应扣减应缴进境物品进口税的税基,即旅客在以“商品零售价格-剩余免税限额”计价缴纳进境物品进口税的条件下,每人每次还可以购买1件单价8000元以上的商品。
据统计,自2011年4月20日离岛免税政策实施以来,海口海关共监管离岛旅客购买免税品126.64万人次,监管三亚、海口两家免税店销售离岛免税品408.75万件,销售总金额26.70亿元人民币,日均销售额约497.08万元。
财富品质研究院的调研显示,国内消费者的奢侈品消费正在从“面子消费”向“社交消费”和“个性消费”转变,消费趋向理性,越来越注重消费符合个人气质。
统计显示,中国消费者的境外消费节节升高。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数据信息,2011年中国的境外消费金额为726亿美元,2012年预计达到800亿美元。如何将国人境外消费留在国内?这对于政策制定者是一个严峻的考验。
从长远来看,业内更倾向于看好三亚免税店发展。全球40多家一线品牌企业近期齐聚三亚,蔻驰、普拉达、古驰等知名品牌分别与三亚沃天堂项目签订了合作协议,共同进驻三亚沃天堂·奥特莱斯名品街,打造“奥特莱斯+免税店”的全新商业体,未来将成为三亚市中心综合型地标商业中心。
在三亚拔得市内免税店头筹的中国国旅在三亚海棠湾的“国际免税城”项目去年年底已正式启动。项目一期主要为大型购物中心,包含免税和有税两种业务。其中,免税业务规模将超过有税,更数倍于正在营业的面积7000平方米的三亚市内免税店,进驻品牌和数量也会明显超过后者。
种种情形表明,海南作为全球第四个离岛免税区,正在加速成为全球顶级免税购物天堂。
